差之毫釐,繆以千里——-臨床有感

 

差之毫釐,繆以千里——-臨床有感
王老師之前有一些牙周的問題,經過牙周基本治療與手術,牙周已恢復健康,但每次回診,王老師便反應使用齒間刷時感覺疼痛,而懷疑牙周病是不是又復發了?但林醫師仔細檢查,結果並沒有發炎的跡象,就請王老師不用太担心,維持正常的潔牙工作即可。然而數次回診疼痛依舊存在,林醫師覺得案情不太單純,便懷疑王老師會不會是刷過了頭,牙肉在抗議?需知道,”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要適可而止。
於是就請王老師先減少齒間刷使用的次數,再觀察看看。今天回診,王老師仍舊反應不舒服,林醫師真覺得困惑了,恰好王老師有攜來自己的齒間刷,林醫師靈光乍現,便請王老師現場示範一下她怎麼使用齒間刷?
真相終於大白,原來她的齒間刷進入的角度不對,一直在戳牙肉,難怪會喊痛,林醫師便請她拿著鏡子,操作給她看。並囑咐看著家裏的鏡子,調整正確角度,不要埋頭苦幹。
林醫師有感而發:
一件簡單的事情,縱使教了十數回,也自認為患者都聽懂了,也確定她有認真執行,結果卻不如預期。
想不到一個角度的偏差,卻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結果,也困惑了大家一年多,真是『差之毫釐,繆以千里』啊!見微方能知著,吾輩可不慎乎!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