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有幸於上週(2/28)參加Dr. Urban的演講,關於GBR的術式基本上沿襲之前已確定的原則和步驟,沒什麼太大的變革。該講的都有講到,但也許礙於時間之故,無法太過深入探討。 倒是Urban的氣勢比起2018、2019年時更加信心充沛,語氣更加堅定,也多秀了幾個超級困難的case,並且自誇他沒有補不起來的骨缺損,確實讓人驚豔不已。顯然在這數年間他的技術更加精進不少。 雖然筆者是抱著復習的心態去...
我個人學習植牙的歷程比較不一樣,是先從自體骨移植開始,所以有補骨需求時一律取自體骨,常常需要取到Chin或Ramus,會有第二個傷口——Donor Site。 患者會有兩個傷口,trauma比較大,通常也比較腫,這也是自體骨最主要的缺點。 接下來才是學習GBR,一開始只會用e-PTFE membrane,當然是摔得鼻青臉腫,有處理不完的complications。 之後才學會用Resorbable...
這次林博川醫師年前身體不適,一度害怕沒有聲音能講課(只能比手畫腳) 所幸經過順利完成第一週的課程 看到認真聽講的年輕學子,讓我有滿滿動力多叮嚀的一些肺腑之言。 連七上班,現在Mike已無力,需要去小酌一杯。 籌備體力繼續明天的診 #林博川醫師 #人工植牙 #OSSTEM #OsstemImplant
一名台商病患在櫃檯大聲辱罵診所助理妹妹,驚動了全診所。 林博川醫師出來一探究竟。 陳先生說他昨天未接到診所電話通知,害他今天忘記跟林醫師有約要看牙齒,是診所的責任,要負責。 他氣到用三字經把妹妹都罵哭了! 林醫師趕緊出來打圓場,說道:「哎,陳董,最近太忙了,忙到忘記有約診要看牙齒?」 「是啊,我一忙就忘記了,結果你們又沒打電話給我。」 「我們通常都有打,可能是你太忙沒接到電話。」 「是…有啦,有兩...
根據內政部統計,到2025年全台灣有超過469萬人超過65 歲,也就是每5人即有1人是長者,所以,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中老年人最大的問題莫過於缺牙,當缺牙數目超過三分之一甚至於到二分之一,在牙科的治療都屬於重症,治療起來的困難度相對增加很多。 而缺牙的最主要原因,還是首推牙周病。 撇開治療無望的牙周病牙齒,那麼剩下勉強可以留住的牙齒,在全口重建的時候就會成為棘手的治療問題。 這時候,醫生面臨...
一張泛黃的彩色照片,一個梳著西裝油頭、手捧著一束花,表情不太情願,皺著眉頭的五歲小男孩,對,那就是我。 身上穿著西裝上衣及短褲,腳上則是白襪及一雙黑色皮鞋,也是有記憶以來的第一雙皮鞋,一雙樂福鞋。 嚴格說起來,小時候的童鞋,為了方便穿脫,幾乎都屬於沒有鞋帶的“樂福鞋”款。試想有幾個小小孩有耐心蹲下來好好繫鞋帶再出門? 繫鞋帶這個動作,看似簡單,其實需要精細的手指動作來完成,小小孩做不來,就算是大小...
颱風後開診路迢遙, 清潔人員辛苦了, 大家注意路況, 出入平安。 #山陀兒颱風 #林博川醫師
前天在處理『植體周圍炎』(peri-implantitis)時, 鈦刷刷毛突然像天女散花般的解體, 散了一地。 嚇了一跳, 所幸還沒做release。 不知道有沒有人遇到這種情況, 我倒是第一次。 給大家參考! #林博川醫師
週末上班, 一台很棘手的刀, 搞到現在才下診。 兩顆沒有人願意救的牙齒, 無法確診是什麼問題。 也不能確定是一顆有問題, 還是另一顆有問題, 抑或是兩顆都有問題? 刀開進去才知道。 跟患者說會盡力而為, 但實在無法保證結果。 患者說醫生也不能包生的啊! 她能理解。 原來真的兩顆都有問題, 而且比預期的嚴重。 但至少揭曉了謎底。 我說我盡力了, 患者說醫生辛苦了! 如果牙齒救得回來, 也算是功德一件...
將果皮半層瓣縱切,手刀翻開外皮,留下完整內膜,順刀片膜,逆刀去筋,側刀挑籽,外加法式擺盤。 「12號手術刀用得比我還強」, 「下次換妳來。」 林博川醫師俯首稱臣。 「我只會吃…」 「好吃,好甜,Yummy !」 #常美牙醫 #麻豆文旦 #沙柚神手 #下次挑戰黑鮪魚大腹挑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