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也會生病? <上篇>

如果有人問我,植牙和自己的牙齒(自然牙)最大的不同點是什麼?我會回答:「植牙不會蛀牙,自然牙會蛀牙。」除此之外,會發生在自然牙上的毛病,幾乎都同樣會發生在植牙身上。
蛀牙和牙周病是自然牙盛行率最高的兩種疾病,兩者都是因為細菌所造成的。蛀牙的細菌將糖轉變成酸,酸會酸蝕牙齒,造成脫鈣,進而形成蛀洞。而牙周病的細菌破壞的是牙齒周圍的組織,包括軟組織(牙齦、黏膜、牙周韌帶)及硬組織(牙骨質、齒槽骨)的發炎及破壞。這些組織是支持牙齒的構造也就是牙齒的地基,一旦被破壞就會造成牙齒搖晃,沒有適當治療,最終需要拔除。
有人植了牙因為好用,就以為植牙是百毒不侵,其實恰恰相反,如前所述,植牙不會蛀牙(因為是鈦金屬做的啊!)但也很怕細菌,甚至比自然牙還怕。因為植牙周圍沒有牙周韌帶,血液供應比較差,包覆的軟組織和纖維也比較疏鬆,對植牙的保護力較差,一旦細菌入侵抵抗力也較弱,自行修復能力也不能跟自然牙比。( Ericsson & Lindhe 1993)
所以,植體一旦遭受細菌攻擊而發炎,其嚴重程度和進程都比自然牙大而迅速。(Salvi et al. 2017)
尤其植體周圍缺乏神經纖維,感覺比較遲鈍,一開始發炎並不容易診斷出來,患者本身也沒什麼自覺反應。等到開始紅腫、流膿、流血、代誌就大條了。
我們不可能不吃飯,所以細菌的累積是持續的,破壞是每天進行的,破壞到一定程度之後,病患才會有上述的自覺性症狀。因此,林博川醫師經常說:「人有七年之癢,植牙也有七年之癢」,就是在講這件事情。而根據每個人口腔清潔維護的良窳,短則3、4年,長則7、8年就會發生。
植體周圍軟組織發炎叫做「植體周圍黏膜炎」(Peri-implant mucositis),若發炎擴及硬組織(骨頭),造成炎性骨吸收伴隨腫脹蓄膿流血,,就叫做「植體周圍炎」(Peri-Implantitis)。
「植體周圍炎」和「牙周炎」(Periodontitis)一樣都被定義為“牙菌斑”引起之炎症疾病,白話文講,就是細菌引起之疾病,再更白話一點講就是刷牙、潔牙不乾淨引起之疾病。雖然二者致病菌種不全然相同,但病理大致上是一樣的。(Renvert & Wang 2018)
根據發布在國際醫學期刊的研究文獻顯示,在五年的系統性回顧研究,有18.8%的植體會發生植體周圍炎(Atieh et al.2013),另一項瑞典的研究,追蹤九年有45%的植體會發生植體周圍炎,其中中等至嚴重的病例可達14.5%(Derks et al. 2016),在2015年美國的研究,追蹤10.9年的病例其盛行率達16%(Daubert 2015)。
綜合以上報告,每100支植體中可能會有16~45支會發生植體周圍炎,需要治療。
再深入一點探討,植體發炎的好發風險有哪些呢?
• 口腔衛生不佳
• 曾經患有牙周炎
• 未定期回診維護
• 抽煙
• 糖尿病患者
根據林博川醫師的臨床經驗,如果符合上述五項中的兩項,則植體發炎的比例可達50%,若包含三項以上,則植體發炎比例幾乎可達90%,至於剩下的10%,只是因為時間未到,尚未發病罷了。
尤其我們台灣人口腔衛生普遍不佳,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十八歲以上成人罹患牙周炎的比例高達90%以上,這可是另類的台灣之光。而且有定期回診維護習慣的人並不多,依此判斷,在台灣,植體周圍炎的盛行率比起國際各國的統計數據肯定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接下來的內容,林博川醫師將會討論我們該如何面對「植體周圍炎」(Peri-Implantitis)這個新興的疾病。
(本文主旨在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解釋疾病的發生與治療,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
(部分照片被祖,大家加減看)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