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路遙迢,但漫長的等待是值得的

案例分享.001

林博川醫師懷著既興奮又期待的心情,劃下第一刀,感覺是對的,也同時鬆了一口氣。

林醫師手術前跟患者說:「今天是開獎日,等待這麼久,等一會兒總算要揭曉謎題。」

患者陳先生外表黝黑精瘦,每天運動,跑過全馬,血壓稍高一點,大抵還算健康,唯獨有看牙恐懼症

(Dental Phobia),坐上牙椅,就開始焦躁不安,喘息不已,林醫師總是花時間安撫他緊張害怕的情緒,並要他調整呼吸速度,以免換氣過度(hyperventilation)。

所以治療他的時間往往數倍於一般患者。

 

陳先生去年就診是因為植牙區紅腫化膿,而且持續幾個月沒有改善。

林醫師做了各項檢查發現陳先生口內的數隻植體都發炎得很嚴重,並有大量的骨缺損,很明顯就是罹患了「植體周圍炎(Peri-implantitis)」(註一)。

由於人工牙根的感染及破壞已達2/3以上,治癒骨再生的機會渺茫,遂建議拔除植體,以免感染擴大,損及鄰牙。

拔除植體後,若想重新再植牙,則必須重建骨脊,由於骨缺損實在太大,須施行骨脊的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增高,就是林醫師常說的「長胖又長高」。

在骨再生手術中,長高的困難度遠大於長胖。而且,需要等待的時間長達九至十二的月。骨細胞再生、成熟、鈣化需要一定的時間,套句林醫師常說的「懷胎也不過九個月,等到孩子都生出來了!」

但是又急不得,否則「呷緊弄破碗,欲速則不達!」

等待至少九個月,如果成骨順利,就可以植牙,然後最好再等待3~4個月,才能做假牙,如果軟組織不足或變形,還得先做牙齦整形手術,這在補骨量大時,大部分都需要做。

所以前後費時一年以上,幾乎是常態。

沒想到陳先生聽完林醫師詳細的解釋,非但沒有嚇到打退堂鼓,反而很果斷地決定照林醫師的治療計畫去處理。

 

第一次手術,先將生病的人工牙根拔除,這部分可是比拔自然牙齒還要困難。因為人工牙根一旦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之後,就形同骨黏連(Ankylosis)的牙齒一樣難拔。

利用各種器械順利拔除後,將所有污染源清創完全,就等待6~8周的傷口癒合,休養生息後再戰。

案例分享.002

 

 

第二次手術:補骨手術。利用導引骨再生術(Guided Bone Regeneration)進行骨脊增厚(Horizontal Ridge Augmentation,HRA)及骨脊增高(Vertical Ridge Augmentation,VRA)。

手術本身的難度頗高,加上陳先生於術中的焦慮及換氣過度,迫使手術得暫停數次,更增加了手術的複雜度。

所幸林醫師在高壓下,順利完成了這種高難度的牙科補骨手術。(註二)。

 

梁得家.001

 

梁得家1.001

 

歷經八個月漫長的等待,很幸運地,沒有任何感染,傷口癒合良好(時間上其實有點偷跑),終於在今天要開獎了。

 

第三次手術:於今天進行植牙手術。切開及翻瓣後,取下固定良好的再生膜(Barrier Membrane)其下的骨粉成骨極佳,及質地硬得像石頭,而且血供良好,林醫師總算放下心中的大石頭。鑽骨製備還費了好大功夫,才順利植入數隻新的人工牙根。

 

梁得家.003

 

案例分享.003

 

案例分享.004

 

陳先生下了治療台又變成一尾活龍,很高興地向林醫師道謝。

林醫師說:「不用謝我,你骨頭長這麼好,都因為自己體質好,又有運動的關係啦!」

其實,此時林醫師心中也充滿了感恩,

等待總算是值得的。

 

註ㄧ:有關植體周圍炎可參考之前的拙文

註二:手術全程在局部麻醉下進行

 

 

<本文嘗試以淺顯的文字,為醫病築起溝通的橋樑>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